在探討嚴肅的家庭問題背後,導演包裝的不是狗血的煽情或造作的親情,而是以輕喜劇的筆調來呈現角色性格,如:視錢如命的外婆。以充滿幽默逗趣的詮釋來述說三代間不同的社會價值觀的衝突關係。而這不是部單純的同志電影,影片所處理的是更複雜的家庭與社會道德間的矛盾。
故事講述母親吳艾草自丈夫去逝後便獨自撫養兩個小孩長大,大女兒在法國留學,兒子則是教科書的銷售員,某天女兒回國卻帶著與黑人所生的小孩,使艾草極度忿怒,認為簡直是喪失道德,使她無顏以對外人的眼光,而自己的母親更是無法諒解這醜事,在這不愉快的日子中母親更發現自己的兒子真正的性向,原來是個同性戀,受到舊社會道德灌輸的她,如何重新整理腳步面對自己最愛的人。
此片不同以往同志電影之處在於,故事中的核心議題最後並非圍繞在出櫃的問題,反而以未婚生子為詮釋的核心,但其實最終也有同樣的意念與戲劇效果,在意念上表達了母親傳統保守觀念的一面,在戲劇上則是家庭衝突與描寫。這樣的安排打破了一般我們對同志電影的觀影期待(掙扎、出櫃、革命、共識或遺憾),形成一種新鮮的觀影經驗。
影片開始艾草正躺在舒適的椅上休息,耳邊播放著古典樂,家中的一切都擺設的整齊美觀,鏡頭更緩慢的捕捉母親愉快享受的模樣,突然一個男子出現,我們才知原來眼前美好的一切是在樣品屋中,這介紹艾草的開場相當具有巧思,從銷售員的口中得知這樣品屋是三代同堂的設計,這便隱喻著他心底某種對兒子結婚生子後生活的盼望。導演更透過樣品屋的假象營造出幸福美滿的生活樣貌,但馬上便戳破這虛幻的假象,也就預示了艾草夢想的生活(三代同堂)是遙不可及的夢想罷了。
艾草是個思想保守的中年婦女,和自己母親一樣都遵守著儒家社會中僵化的(該死的)父權思想:「三從四德」。而艾草的母親更是傳統社會下的女性,在她的價值觀中女性「無才便是德」,早點嫁人了事,不然乾脆做尼姑好了。所以她對艾草花了大筆積蓄供女兒出國留學相當的不以為然,由這點便可看出兩代間觀念上的逐漸改變,其後我們也可知道艾草當年不顧母親的反對嫁了外省人,在當時本外省強烈對立的時代,也算是需要一場家庭革命的。
在艾草衝鋒陷陣完了後的二十多年,現在變成她要面對自己家中新世代的新變革,未婚生子的女兒,並且是與法國黑人的小孩,在此的觀念距離上,母親抱持著傳統的婚姻理念:立業成家後才養兒育女。但在受高過等教育的女兒眼中,女性不再應該只依賴男性,她對自己的行為有所負責,是標準新女性的表徵,結婚不再是情感唯一的歸宿,她們強調自我存在的價值觀念更勝過社會道德的束縛。但然片中也表現女兒在自由思想的態度與行為下所犯的問題,她從父權社會中掌握了自我,但面對自己的女兒,沒有父親的女兒,她勢必在自我生活選擇下某些程度上犧牲了女兒沒有父親的問題。另外,母親不諒解女兒未婚生子的行為,這不禁讓我思索到,如果今天是兒子未婚生子,那母親的態度又是如何?
對祖母的描寫多半是帶著幽默的調性來刻劃,雖然表現出她是個幾近守財奴的性格,對有關於錢的事物都斤斤計較,絲毫不放過可以賺錢或省錢的機會,當得知自己女兒的孫子是個私生子後,更是難以諒解,認為往後自己顏面盡失以後將無地自容。這些看似負面的角色形象,其實這背後有著不可忽視的社會傳統與歷史發展,祖母也許性格上便小氣,但也可推溯到她當年也許長期生活在動盪的時代,以致養成她對錢財的重視與珍惜,而她身為女性卻缺乏女性自覺,也就說明了傳統體制下的女性,在教育上的缺乏,維繫生活與傳宗接待才是她們的社會理念。所以祖母許多負面的表現是蘊含著更多社會與歷史歲月的軌跡於其中,導演在此以風趣的方式詮釋,不僅生動也將祖母的刻板觀念與行為舉止,轉化為令人會心一笑的幽默。
在兒子的描繪上,他其實對母親相當孝順與關心,只是在男性那不善表達情感的心理下,有他們自我一套的表現方式,在一場母親等兒子回家的戲中,媽媽睡在沙發上等他回家,當兒子回到家看見縮在沙發上的母親,便小心的關門,然後拿起母親手中的搖控器,母親醒來後,兒子以不悅的口氣指則她睡沙發容易感冒,並且不用特地等自己回家。在這聽似不客氣的言語下其實不難看出他對母親的愛與關切,是相當細膩的表現。
經由這三代間的家庭問題與衝突,導演相當有條理的處理各世代所面臨的限制與問題,並且帶出彼此的連結關係,也看到三種不同的女性樣貌:貪小便宜,女子無才便是德,有省籍對立情結的祖母、傳統保守的母親與掌握自我權力的女兒。在這些衝突矛盾之下,我們無法草率的對任何角色進行批評,雖然她們各自有自我不同層面的限制,如:愛面子。這也是人性脆弱的一面,而且這也是一種社會文化的影響,我們應該更深入看到這背後的社會與文化意義,所造就的成因,再進而思考與反省。然後再來觀看未婚生子的女兒與同性戀的兒子。
原文出處: 八又幾分之幾的影思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